好东西要分享

【杜甫的诗句】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全诗,翻译,意思,上一句和下一句

本文分享杜甫的诗句和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希望大家喜欢。

【诗句】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 【出处】唐·杜甫《蜀相》。 【意思】周围的一切,是多么荒凉空寂啊。想当年,刘备三顾茅庐,一再向 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;为了报答知遇之恩,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 开创大业,继而又扶持刘禅度过危机,献出了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。可 惜他没能等到出师伐魏成功,就病死军中,这多么叫后世的英雄豪杰扼 腕叹恨、泪流满襟啊! 【全诗】 《蜀相》 .[唐].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 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 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 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 【注释】 ①锦官城:成都。诸葛亮祠在成都南郊刘备祠西边。柏:武侯祠前两棵大柏树。森森:茂盛繁密。 ②映:掩映。黄鹂:黄莺。空:枉自。上四句都表现出祠庙荒凉冷落。 ③三顾: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刘备曾三次亲自去拜访邀请,向他询问以天下大计。两朝开济:佐刘备开基,助刘禅继业。济:济事,成事。 ④出师:伐魏六出祁山。身先死:建兴十二年(234年)秋,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(今陕西眉县)军中。 【赏析】 乾元二年(759)七月杜甫辞官西行,岁暮抵成都;上元元年(760)春卜居浣花草堂。此期杜甫曾多次拜谒诸葛亮,表示崇敬之意。盖诗人本有“致君尧舜”的政治抱负,又逢安史之乱,虽一事无成,而不能不忧念国事,故对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诸葛亮深表同情。 首联开门见山,点出祠堂在成都城南。成都在汉代织锦业发达,曾专设锦官管理,锦官城本织锦区,后用作为成都美称。丞相祠即今武侯祠,晋代李雄所建,祠内原多植柏树,诗人《古柏行》有云“君臣已与时际会,树木犹为人爱惜”,这一片“柏森森”的景象,就令人联想到《召南·甘棠》“蔽芾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”,无形中见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。 次联写祠内景色,而“自”、“空”两字逗漏抒情,——祠庙草绿叶密,鸟啭好音,本饶春意,著此二字则一概抹倒,睹物思人之意,已见于言外。 三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出处大节,“三顾频烦”即“频烦三顾”,“天下计”即《隆中对》所定诸如东和孙权、北拒曹操、西取刘璋的基本国策;“两朝”是先主后主两朝,“开”是开创帝业,“济”是济美守成,“老臣心”指诸葛亮无私、不矜与死而后已的一片忠心。两句语极密致,说尽诸葛亮一生聪明才智、功业德操,流露出无限景仰。 诸葛亮六出祁山,九伐中原,终因操劳过度而死,留下了《出师》两表,成为天地间至情至文,不可不特别表出。此之谓“不以成败论英雄”也。诗云“长使英雄泪满襟”,这“英雄”包容的范围就很宽,代表了千古未能成功的志士仁人的共同心声。唐永贞革新被挫败后,王叔文但吟此二句,即嘘唏泪下;南宋爱国名将宗泽,因国事忧愤成疾,临终即诵此二句,“但呼过河者三而薨”,这不仅表明了《出师表》和诸葛亮的魅力,而且也表明了《蜀相》和杜甫本人的魅力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暂无文章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