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东西要分享

【】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全诗鉴赏,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

本文分享和文天祥 过零丁洋。希望大家喜欢。

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
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
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
文天祥(1236—1282),字宋瑞、履善,号文山,吉水(今江西吉安市)人,他是宋末的民族英雄和诗人。他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,官至右丞相,封信国公。南宋末年,元兵南下,文天祥起兵勤王,并作为宋使与元人谈判,被元人拘留,后来脱险南回,至福建招募将士,北上抗元,收复许多失地。因兵败为元人所俘,至大都(现北京市),被监禁三年,拒绝元人的一切威胁利诱,坚贞不屈,最后慷慨就义。文天祥的诗词,自被元人拘押以后,吟咏内容与格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即多与时局结合,直抒胸臆,风格壮烈,深切感人。文天祥的许多诗词是他品格的光辉写照,人们很尊崇他的品德操守,也很欣赏他的这些诗词。

公元1278年,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,元军强迫他随船去追击在崖山(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)的南宋皇帝赵昺(音“丙”)。1279年正月船过零丁洋(广东中山县南),文天祥写下了这首诗。这时,汉奸张弘范做了元军的都元帅,他再三强迫文天祥招降仍在海上进行抗元斗争的南宋将领张士杰。文天祥把这首诗给张弘范看,当他看到文天祥如此坚贞不屈,只好作罢。这首诗叙述了自己抗元斗争的经历,非常痛惜国家的亡破,个人的不幸遭遇,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志向,斗争虽然失败,但在强敌面前却不能忍辱苟活,决心以为国效死的丹心,在史册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。

这首诗的思想价值很高,流传十分广泛,艺术表现也有特殊之处。而思想价值的实现,广为流传的原因,正与艺术表现上的独到笔法不可分。

诗用了恰切的比喻,把难言的国事与身世,轻巧地加以具象化,有概括又很具体。元兵南下,占领了全中国,南宋王朝破败到无立脚之处。这种国势飘零的局面,很难写尽。文天祥用风飘柳絮比喻这种局面,就把零落而不可收拾的形势,破败而不知所之的情景,十分恰切地反映出来了。 “山河破碎风飘絮”,这种形容是独特的,只有爱国志士兼诗人之眼,并用惨痛经验感受作基础,才能写到这个地步。用雨打浮萍比喻自己的身世,也是很为恰切的。他在抗元军中南征北战,经风历雨,多面受敌,受俘被拘,多灾多难,沉浮飘泊,屡受摧残,真是“身世浮沉雨打萍”啊!

诗中把天造地设之景,信手拈入诗中,不仅毫不牵强,而且显示了不加雕饰的自然之巧成。 “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”此中的“滩”和“洋”,都是自然中的实有之地,并且本名如此,诗人在此实有经历,而且是败经惶恐滩,心情与地名正好合一;而此诗构思的起点,正是被俘中船过零丁洋,身为孤苦零丁的俘虏。这两句诗中,诗人的经历与自然,心情与外物,化合而为一,以工对的诗句形式统一为艺术形象,这是以特殊的经历造成的诗,一联佳句的代价是无比昂贵的。

诗中的人生哲理,如象是这首诗身上两只闪光的慧眼,它的清明的理性,忠贞的热情,照亮了历史的道路,砥砺了志士的坚诚,给身处危难之间的正义奋斗者以刻骨铭心的箴言,无畏无憾地去身就千古艰难,以行为之美彪炳人寰。也许是因为这两句诗的流传之故,在中国很少有几个古代诗人能象文天祥那样离人之近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暂无文章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