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分享和唇亡齿寒。希望大家喜欢。
典源出处 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宫之奇谏曰:‘虢,虞之表也; 虢亡,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谚所谓“辅 (颊骨) 车 (牙床) 相依,唇亡齿寒“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’”而虞公“弗听,许晋使。”后晋先借道灭虢,返回时再灭虞。杨伯峻注:“唇亡齿寒,《赵策》、《齐策》 皆云‘唇亡则齿寒’,《韩非子·存韩篇》、《庄子·胠箧篇》、《吕氏春秋·权勋篇》、《淮南子·说林篇》作‘唇竭则齿寒’,《韩策》作‘唇揭者,则齿寒’。竭与揭皆反举之意,此盖当时俗语,各人所道微异耳。”后人用“唇亡齿寒”,多指虞、虢一事。
释义用法 虞国臣子宫之奇说,虞、虢两国相邻,相互依存,就像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觉得冷一样,虢国灭亡了,虞国也会随之灭亡。后用此典比喻双方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。
用典形式
【唇亡】 清·黄遵宪:“岂有行人真坐罪,忍看邻国到唇亡。”
【唇齿】 唐·高适:“股肱瞻列岳,唇齿赖长城。”
【辅车】 宋·刘筠:“处末加骈拇,于中或辅车。”
【忌唇齿】 宋·张孝祥:“比邻寒亡忌唇齿,君但勤渠送川纸。”
【唇齿国】 唐·杜甫:“战连唇齿国,军急羽毛书。”
【唇齿累】 明·李东阳:“惜哉鹬蚌功,误为唇齿累。”
【唇亡齿枯】 唐·白居易:“不知箭折弓何用,兼恐唇亡齿亦枯。”
【暮虢朝虞】 金·元好问:“洛阳城阙变灰烟,暮虢朝虞只眼前。”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