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东西要分享

完带汤治疗白带疾病,二剂轻、六剂全愈

古人用方可以“一剂知,二剂已”,为什么现代人使用常常是差强人意的,是古人夸张了吗?还是我们辨证的问题?因为我们常常阅读都是二手、三手文献,剂量都已经做了改变,而剂量是方子的灵魂,不知其深浅,怎么能达到古人的效果,只能是东施效颦了。@缙哥哥的博客

完带汤治疗白带疾病,二剂轻、六剂全愈

一、完带汤方义浅见

傅青主认为“带下俱是湿证,而以带名者,乃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”。《傅青主女科》之完带汤,为土炒白术一两,炒山药一两,人参二钱,酒炒白芍五钱,酒炒车前子三钱,制苍术三钱,甘草一钱,陈皮五分,黑芥穗五分,柴胡六分,谓用“水煎服,二剂轻,四剂止,六剂则白带全愈。”

接着说:“此方脾、胃、肝三经同治之法,寓补于散之中,寄消于升之内,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,何至下克脾土,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,何难分消水气。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,由里以及表也,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,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。”

方中白术、山药、人参、甘草补益脾气,二术健脾燥湿,白芍、柴胡、陈皮舒肝解郁,理气开提,车前子利水除湿,黑芥穗入血分,祛风渗湿。如此方解,看似简明,然后人用之,实未得傅氏心法。

观目前临床运用本方,10味药中,用量重者不过10克(三钱)上下,用量轻者总在6克(二钱)上下,只根据病情以加减药味,往往忽视原方药量轻重悬殊的特点,因而取效不显,反责傅氏“四剂止,六剂则白带全愈”为言过其实。

浅见以为完带汤中药品用量的比例是取效的关键。

白术、山药各一两,共约60克,陈皮、芥穗各五分、柴胡六分,合约5克。可见健脾除湿药量须高过理气开提药量20倍,才合傅氏“大补脾胃之气,稍佐以舒肝之品,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,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,脾气健而湿气消,自无白带之患矣”的要义。

补脾胃之气而曰“大”,大即量大而任重,白术与山药是也;佐以舒肝之品而曰“稍”,稍者,略微也,略微舒发肝气,柴胡、黑芥、陈皮是也。

在大补的基础上微予升提,始得脾气健、湿气消,病症完而带下断。其余五味,则分别为臣、使之用,与君药相辅相成。

我治带下证习用完带汤,视其兼黄、兼赤而化裁之,并遵循傅氏用药分量的比例,投多获效。

二、治带组药经验谈

傅青主说:“带下俱是湿证”,从广义上讲是指因患处湿润而非干性疾病。产生带下病的主要原因,有脾虚肝郁、湿热下注;或感染湿毒,阴内糜烂;间或有下元亏损,带脉约束无力所致。历代医家有白带、黄带、赤带、青带、黑带、锦丝带等名称。然据临床观察,以白带、黄带、赤带为常见。

傅青主论带下有五

  • 白带,脾虚湿盛,用完带汤。
  • 青带,肝经湿热,用加味逍遥散。
  • 黄带,任脉湿热,用易黄汤。
  • 黑带,火热之极,用利火汤。
  • 赤带,肝火旺,用清肝止淋汤。
  1. 白带,因于脾虚者则量较多,伴有神疲、体惰、便溏等症;因于肝郁者则带下时多时少,并见胸闷、嗳气或头昏目眩。
  2. 黄带,多为湿郁化热,伤及任脉,质稠粘而其气腥臭。
  3. 赤带,多由于湿热留恋,蚀伤阴络而血渗湿中,前贤均各有方治。

我学浅识少,每遇兼夹之证如黄、白齐下,或赤、白相杂,若合两方治一混杂之证,则嫌药多而不专精,若执一方加味,则难免偏颇或不切贴病情。

因设想选编三两味药为一组,专对某一病因病机,发挥其各自的药力,协同进取,亦可根据理法需要,合数组成一方,或以一组加入某方,对病证单纯者则用一组独当一面。可分,可合,随心所欲,如“积木成形”,玩弄在我。

下面详细介绍治带组药

  1. 益脾组:白术、山药、扁豆,益脾气则湿自除,适用于白带清稀无臭,连绵下行不止,如慢性阴道炎,脉缓弱,舌苔白者。
  2. 清化组:黄柏、苍术、车前子、鱼腥草,清湿热则带自尽,适用于黄白带下,如慢性宫颈炎,气腥质稠,或下部湿疮,脉沉数,苔黄且腻者。
  3. 祛黄组:茵陈、山栀、墓头回,清肝胆则热消郁开,适用于黄带胶粘、腥臭,如子宫颈炎、滴虫性阴道炎,阴痒,尿黄,口苦,舌质较红,苔黄,脉濡数者。
  4. 断红组:蜀羊泉(白英)、茜草根、白芍、丹皮,宁肝络则血不下渗,适用于带下色红而粘浊,或夹污血、皮膜,小腹痛,如宫颈糜烂、子宫肿瘤,舌质红,脉虚滑者。
  5. 止痒组:龙胆草、炒黄柏、萆薢,治下焦湿热(霉菌性阴道炎)之痒;地黄、玉竹、生首乌治久带阴伤之痒;紫草、土茯苓治血热毒盛之痒。
  6. 束带组:续断、银杏、芡实止白带;椿根皮炭、黄芩炭、大黄炭、山栀炭止黄带;乌贼骨、茜根炭、蒲黄炭止赤带;山萸肉、补骨脂、莲花须、煅龙骨、煅牡蛎之类止久带,亦可通用。

缙哥哥提示:以上所谓“组药”,系个人临证应用之一得,仅供参考,实情需辨证论治。推荐阅读:

妇科炎症是怎么回事?

相关推荐

  • 暂无文章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